【古籍摘要】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伤寒烦热,淋沥邪气,疝瘕,喉痹,乳难,金疮,风痉。”
2.《本草会编》“治虚劳咳嗽,吐血咯血,肺痿肺痈,妇人乳痈,痈疽及诸郁之证。”
3.《本草汇言》:“贝母,开郁,下气,化痰之药也,润肺消痰,止咳定喘,则虚劳火结之证,贝母专司首剂。”
来源: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.Don、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.C.Hsia、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.、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.、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.Y.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.C.Hsiavar wabuensis(S.Y.Tang et S.C.Yue)Z.D.Liu,S.Wang et S.C.Chen的干燥鳞茎。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“松贝”、“青贝”、“炉贝”和“栽培品”。
产地分布 云南(西北部)和四川(西部),海拔3200-4200米。也见于甘肃(南部)、青海、宁夏、陕西(秦岭)和山西(南部),海拔1800-3200米。也分布于尼泊尔。
采收加工 夏、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,除去须根、粗皮及泥沙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性状 松贝 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,高0.3~0.8cm,直径0.3~0.9cm。表面类白色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悬殊,大瓣紧抱小瓣,未抱部分呈新月形,习称“怀中抱月”;顶部闭合,内有类圆柱形、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~2枚;先端钝圆或稍尖,底部平,微凹入,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,偶有残存须根。质硬而脆,断面白色,富粉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 青贝 呈类扁球形,高0.4~1.4cm,直径0.4~1.6cm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相近,相对抱合,顶部开裂,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~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。 炉贝 呈长圆锥形,高0.7~2.5cm,直径0.5~2.5cm。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,有的具棕色斑点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相近,顶部开裂而略尖,基部稍尖或较钝。 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,高0.5~2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,稍粗糙,有的具浅黄色斑点。外层鳞叶2瓣,大小相近,顶部多开裂而较平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、甘,微寒。归肺、心经。
【功能与主治】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,散结消痈。用于肺热燥咳,干咳少痰,阴虚劳嗽,痰中带血,瘰疬,乳痈,肺痈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3~10g;研粉冲服,一次1~2g。
【使用注意】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
【贮藏】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小故事
传说,在很久以前,四川有一贫穷的妇女姓李,患有肺痨,孕三胎,均产下死婴。其丈夫与公婆生怕断了香火,终日六神不得安宁。一巫婆听闻,于是上门妄称有安胎神术,丈夫与公婆大喜,急忙将巫婆请入家中。巫婆在一番装神弄鬼后,说:“你的媳妇属相是虎,虎要吃人。”公婆听后,吓得面如土色。便问,如何解救。巫婆说:“只要你媳妇服下我的驯虎桃符,将来孩子出生后,再让孩子的母亲远远避开,就可逢凶化吉。”丈夫与公婆听后信以为真,并重谢了巫婆。第二年,李氏就产下一男婴,公婆命人将李氏五花大绑的送至深山老林,恰巧遇见一位名医上山采药,名医问明情由,并将李氏带回了自己家,每日上山挖回一种草药鳞茎,给她煎服。经过半年的治疗,李氏的肺痨痊愈了,名医便将她送回家中,但是孩子却因病已经夭折。隔年,李氏又生下一个男孩全家皆大欢喜。李氏为纪念这段辛酸往事和名医治病救人之恩,同时草药鳞片形状像一个个小贝壳,便把其称为贝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