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籍摘要】
2.《别录》:止烦下气,通膀胱满,补五劳,安五藏,去恶风,益精气。
3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淋沥遗溺。
来源
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(Bak.)Ching、石韦Pyrrossia lingua(Thunb.)Farwell或有柄石韦Pyrrossia petiolosa(Christ)Ching的干燥叶。
别名
石樜、石皮、石苇、金星草、石兰、生扯拢、虹霓剑草、石剑、潭剑、金汤匙
产地
产长江以南各省区,北至甘肃(文县)、西到西藏(墨脱)、东至台湾。印度(阿萨姆)、越南、朝鲜和日本也有。 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采收加工
全年均可采收,除去根茎和根,晒干或阴干。
性状
庐山石韦 叶片略皱缩,展平后呈披针形,长10~25cm,宽3~5cm。先端渐尖,基部耳状偏斜,全缘,边缘常向内卷曲;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,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;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,有的侧脉间布满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。叶柄具四棱,长10~20cm,直径1.5~3mm,略扭曲,有纵槽。叶片革质。气微,味微涩苦。
饮片
【炮制】除去杂质,洗净,切段,干燥,筛去细屑。
本品呈丝条状。上表面黄绿色或灰褐色,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。孢子囊群着生侧脉间或下表面布满孢子囊群。叶全缘。叶片革质。气微,味微涩苦。
性味归经
甘、苦,微寒。归肺、膀胱经。
功能与主治
利尿通淋,清肺止咳,凉血止血。用于热淋,血淋,石淋,小便不通,淋沥涩痛,肺热喘咳,吐血,衄血,尿血,崩漏。
用法用量: 6~12g。
使用注意
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。
石韦小故事
传说,《史记》作者司马迁早年因为李陵辩护,不料李陵“兵变匈奴”后,司马迁惨受宫刑。司马迁早年在宫廷当官,和其父亲一样,都是吏官,主要记录帝王的生活起居以及朝政大事,实为帝王之“傀儡”。帝王只许司马迁写颂其功勋而非过错,可司马迁经常不思变通,屡次得罪帝王。后来加之李陵叛变之事,司马迁惨遭帝王之毒刑。事后,司马迁隐居山林,开始撰写史书。有一天,司马迁突然感觉小便涩痛不爽,低头一看居然是血尿。司马迁不敢和女儿女婿说,便自己翻阅医籍,司马迁得知自己得的是“淋证”。便一个人上山采药,在路过一条小溪时,司马迁看到了溪流石头旁边长了不少原始而简单的蕨类植物,远看去就好象是长在石头表皮上一样,他知道,这就是他要找寻的中药。而在司马迁以前,有人把鞣制过的皮子称作“韦”,石韦的名字也就因此而来。